要点关注

画社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画社动态
潍坊人文润画卷,刘墉书法共赏时 —— 潍坊同志画社书画邀请展请您共鉴
时间:2024-08-08 11:16:38 点击:
 

敬爱的社员们、一直关注和关心并大力支持潍坊同志画社建设的朋友们:

在这金辉熠熠、热情似火的八月,我们满怀着无比崇敬与自豪之情,于潍坊同志画社隆重举办书画邀请展,借此向即将来临的新中国成立 75 周年这一光辉璀璨的历史里程碑,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。此刻,这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,更是历史与梦想交相辉映的绚丽华章。

微信图片_20241113111901.jpg 

为铭记这意义非凡的重大时刻,一场触动灵魂深处的艺术盛宴将于本月10日(农历七月初七)华彩开启。此次展出的作品数量达80余幅,其中更囊括了部分清代、民国时期的书法佳作。每一幅作品,皆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,饱含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、对艺术的矢志不渝与不懈追求。

微信图片_20241113111928.jpg 
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一幅极其珍贵的刘墉书法真迹将震撼亮相。此稀世珍宝由谭泽闿精心珍藏,并刊载于《刘石庵编年书集》(上海商务印书馆,一九三一年八月,图版 6)。

微信图片_20241113111933.jpg 

刘墉(1719 - 1804),乃清代赫赫有名的书法家,更是帖学的集大成者。在乾隆年间,翁方纲、梁同书、王文治、刘墉于书坛声名远扬。彼时,人们将翁、梁、王、刘赞誉为书法“四大家”,而刘墉的书法艺术造诣,堪称登峰造极。清代以来,刘墉与翁方纲、成亲王永瑆、铁保并称为“翁刘成铁”。包世臣在《艺舟双楫》中称道:“文清少习香光,壮迁坡志,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,虽精力已衰,未能深造,然意兴学识,超然尘外。”近人康有为于《广艺舟双楫》中赞誉:“石庵亦出董(其昌),然大厚思沉,筋摇脉聚,近世行草作浑厚一路,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,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。”其流传书迹颇为丰富,有《石庵诗集》、《清爱堂文集》传世。

微信图片_20241113111937.jpg 

本作品为谭泽闿旧藏,并出版在他编辑的《刘石庵编年书集》中

关于刘墉的书法,还有这样一段趣闻。郑板桥在潍县时,刘统勋到潍县视察。板桥早就倾慕他的文名和为人的耿直,特地在他官邸里挂了不少名人字画,到最后,还少几幅,有人就劝板桥把自己写的条轴选几幅挂上。板桥对于自己的“六分半书”本来就很自负,也很想借着这个机会让刘统勋赏识一下,就真的把自己认为的得意之作选了几幅,挂了起来。他满以为会得到刘统勋的赞赏。忽然,刘统勋拿着的那柄折扇上的题字吸引了他,那墨色浓重,圆润飞动的字迹,使他不禁动了敬佩之心,于是就问是谁题的。这时刘统勋微微一笑,答道:“小儿墉。”那时刘墉还很年轻,板桥听后非常惭愧,等刘统勋离开潍县,就连忙把自己的字摘下来,更加勤奋地埋头苦练,他的字,百尺竿头又进了一步。

 微信图片_20241113111940.jpg

谭泽闿,号瓶斋,这位来自湖南茶陵的近代书法大家,其书法功力令人叹为观止。民国时南京“国民政府”牌匾即为其所书。上海、香港两家《文汇报》的报头即其所书,至今沿用。相传谭泽闿一生以收藏名人字画为乐,在长期的收藏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有一套精准的鉴别方法。对翁松禅(同龢)、何子贞(绍基)、钱南园(沣)、刘石庵(墉),达到入手即可辨真伪的境界。其时上海出现许多制造赝品的“高手”,听闻谭泽闿喜爱收购清末四个颜体大家的作品,便到天随阁售假。但谭泽闿一眼就能看出了真伪。使伪者再也不敢上门。

微信图片_20241113111943.jpg 

我们怀着最诚挚的心,盛情邀请您参加本次展览。让我们携手共同领略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迷人魅力,共襄新中国成立 75 周年盛举。我们在这里期待您的如期而至!

展览时间:10 日(农历七月初七)

展览地点:于希宁艺术馆

让我们欢聚在此,共同奔赴这场震撼心灵的艺术之约!


 

上一篇:共话艺术传承与创新,展望画社未来发展 ——郭怡孮教授莅临潍坊同志画社

下一篇:潍坊同志画社:书画为媒,共谱发展华章

网站备案编号:鲁ICP备2023028119号-1

技术支持:创世网络